
第一篇:药理室进修总结
xxxx年xx月xx日至xx日,我到药理室进行为期两周的进修,主要学习内毒素的检测。
肖主任安排我的带教老师是彭博士。据说博士轮到哪个项目,哪个项目检品就很少,我算是见识到一次了。呆了三天,内毒素的检品一共就那么4批。为了降低成本,一般都是凑够10批左右才一起做内毒素的检测。于是我有了学习其他检测项目的机会。
由于种种原因,市级药检所没有动物房,而本人学的专业也没有做过动物实验,所以得知有机会跟着吴主任、程老师学习热源检测的时候很是兴奋。第一次进动物房的时候,兔子已经固定好了。到第二天做热源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抓兔子、固定兔子是那么可怕。先要按着号码把兔子从笼子里面抓出来,然后称体重,放到检测台上。还好固定兔子的过程不用我做。关于热源前期的这项准备工作,私人认为男生做比较合适,尤其是选新兔的时候,兔子比较凶,据说抓兔子的同志们都有被它咬过的经历,总算知道什么叫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学习的第二项动物试验就是打豚鼠的耳缘静脉。据说豚鼠的耳缘静脉是最难打的了,学会这一项,其他的静脉注射上手都比较快了。最可怕的依然是固定豚鼠,还有就是从笼子里面抓出来的时候,软软的,热热的。固定的时候豚鼠免不了要呐喊一下的,可我一听到它们叫就很怕,觉得自己在杀生一样,当然我们暂时没打算处死它。虽然看护士姐姐打针见多了,可是要自己拿着注射器刺穿豚鼠的皮寻找血管再打进去,还是有些难度的,一不小心就打到皮下去了,然后就会肿起一个小包。第一次打豚鼠只打进去3针。
第三项动物试验是打小鼠的尾静脉还有灌胃。灌胃是比较好掌握的;而尾静脉注射,由于有了豚鼠耳缘静脉注射的联系基础,也觉得没那么困难。与耳缘静脉相比,尾静脉清晰可见,打起来也比较有手感,打进去的时候就好像进到了一条管道。这个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阿。
最后终于有机会学习内毒素的检测啦。先是发现了一些和自己单位不一样的地方,单位在稀释和加样的时候是用移液枪,省所这边都是使用刻度吸管,并且不用洗耳球或者胶头,而是利用虹吸的原理(没写错吧)将吸管倾斜,慢慢的将液体吸出来。当看到吴主任如此操作的时候我确实惊讶万分。后来想想明白了其中道理,用移液枪的话总是要换吸头,比较麻烦,而刻度吸管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并且可以循环使用、易于灭菌消毒。
为了使这篇比较像是总结,结尾还是写写收获吧。做热源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测兔子体温的探头,因为时不时总是会松动或者掉出来;做内毒素检查的时候,内毒素标准品的稀释过程要尽可能准确,内毒素的浓度对后续反应的影响很大。
第二篇:ct室进修总结
在院领导及科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在我院64排螺旋ct安装到位前,我非常有幸被派往新医一附院ct室进修,学习ct技术操作。一附院ct室是疆内在此专业综合实力最强的科室,拥有16排、64排螺旋ct各一台。ct操作技师4人,其中付主任技师一人,主管技师3人,技术操作实力均很强。
下面先大致介绍一下我院即将安装的64排螺旋ct的功能:
lightspeed vct:是一种通过快速连续扫描法采集螺旋体积数据的新技术,能实现同一时刻64排,128层同时采集,高分辨率覆盖速度达175mm。扫描速度快、检查效率高、辐射低、信息量大。可实现1s单器官,ct扫描速度的空前突破。5s心脏,成功率近乎百分之百。10s全身高分辨率扫描,急诊首选高效筛查方案。vct一次扫描完成原始数据采集后,可行任意位置和层厚的高质量图像重建和三维成像,同时保证在任意扫描、任意重建、任意层面、任意速度、任意范围下均是0.625mm层厚采集,数据后处理方面引入了多种后处理方法,可用于全身各系统的检查,合理选择不同的应用方法会给临床带来良好的影像效果并可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新医ct室的工作量很大,每日检查人数两台ct机高达110人次左右,在那学习两星期后竟然不知道准确的下班时间,几乎是检查完所有患者都早已过了下班时间。每日跟机操作,虚心请教,带教老师毫无保留的传授,很快就熟悉了工作环境,工作流程,掌握了机器性能。毕竟干了几年ct技术操作,有一定的基础,上手很快。掌握并提高了常规操作技巧,特别是我院未开展的cta、心脏扫描技术也熟练掌握,熟悉了各种后处理技术及三维重建技术,并动手操作取得了满意效果。螺旋扫描的大多数参数的选择与常规ct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增加了螺距,进床速度,整个扫描时间及图像重建间隔等的选择。螺旋ct 扫描技术突破了常规ct的技术限制,并配有智能跟踪技术软件,可获得真正的动脉期,静脉期与平衡期图像。cta可应用于全身大血管,清晰显示动脉的解剖关系,尤其是肺cta是目前诊断肺动脉栓塞非常先进而有效的方法。cta成功的关键在与造影剂量、浓度、注射速度及扫描延迟时间的掌握,尤其是扫描延迟时间一定要严格控制在受检血管腔内造影剂的浓度达到高峰期时进行连续容积采集。在患者准备充分和扫描技术合理的情况下,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主干和主要分支的显示可达到诊断要求,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和术后复查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在检查中一定要充分准备和训练患者,选择合理的技术参数。扫描技术参数的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所获得的图像质量,没有高效的原始数据,就无法获得高质量的三维重建图像。因此,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有较高的要求。我院64排vct安装后将开展以上所学的各种新技术,以提高我院ct专业在周边地区的知名度。
我非常珍惜这次进修机会,虽然每日很忙,很疲惫,却很充实,只有这样才能学好过硬扎实的操作技能,将所学到的知识以最好的方式运用到工作中去,以提高工作质量。
第三篇:临床药理室职责
临床药理室职责
1.管辖范围
临床药理室、临床药学室。
2.工作职责
2.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2.2 了解国内外药物临床研究及临床药学的发展方向,制定本室近期
及远期发展目标。
2.3 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制定本室人才培养计划。
2.4 重视室内的规范化管理及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定各岗位人员职
责、工作要求及标准操作规程。
2.5 承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达的新药临床试验任务及国内
外相关的药物临床研究合作项目;负责本院新药临床研究基地i期临床、临床药代动力学、人体生物利用度、人体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关系、患者药代动力学、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新药临床研究工作。
2.6 负责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包括临床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监
测、用药教育、治疗药物监测、群体药代动力学与个体化给药、药物咨询、药物经济学研究等,并协同临床做好临床验证及评价工作。
2.7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临床疏通各条药学服务的 ……此处隐藏2711个字……抗心绞痛作用机理。
简述他汀类药物的降脂作用机制。
防治脉硬化的药物可分为几类? 写出各类的代表药物。
第五篇:药理总结
一、 名词解释
1、 新药: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增加新的适应症,改变给药途径制成新复
方制剂和改变剂型的亦属新药范畴。
2practice gcp):是有关临床试验全过
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查、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凡药品进行各期临床试验,包括人体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试验,均须按gcp进行。
3、 生bioequivalency),这是考核仿制新药制剂内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试验内容包括:①生物利用度比较试验②随机对照试验
4、 双盲、双模拟法double-b1ind,double-dunmy trial technique):a药组
加b药安慰剂,b药组加a药安慰剂,则两组均分别用一真一假两种药,外观与气味均无不同
5、 非线性动力学过程(nonlinear kinetics process):某些药物在体内的降解
速率受酶活力的限制,通常在高浓度时是零级动力学过程,而在低浓度时是一级动力学过程,称michaelis-menten动力学过程。
6、 积累系数(r):给药多次后,药物将在体内积累,药物达稳态的平均血
药浓度(c )与一次给药后的平均血药浓度(c1)之比值称为积累系数。rc= ?c /c1=1/(1-e-kτ)
7、负荷剂量(loading dose,dl) 荷量。负荷剂量=维持量×积累系数
使血药浓度达稳态时,测定一次血样以调整剂量 。
k及vd值,实施剂
量个体化。因时程采血法不易为临床所接受,故多采用ritschel氏重复一点法。
性正相关,随着药物血药浓度的增高,杀菌效果增加。主要参数为饱和(通常4~5×mic),在此浓度以上杀菌速度及强度不再增加,主要参数为time>mic
二、 选择题
用抑钠,钙,钾通道;间接作用( 1 )抗m-胆碱作用(2) 抗α-受体的作用
书
ⅱ期临床试验1》= 100
ⅲ期临床试验》=3》=300
ⅳ期临床试验》=30》=2014(疑难病例只需)=500 都包括有效性和不良反应试验
所致低血糖,苯妥英钠引起神经系统毒性等。特点: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有关。一般能预测。发生率高,死亡率较低。
异体质有关,如变态反应。难以预测,发生率较低,但其死亡率较高
制剂
绿脓杆菌:羧苄,哌拉;第三代头孢(头孢他定);氨基苷(妥布,庆大,阿卡);沙星;多粘;碳青霉稀类
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弯曲菌:大环内酯;沙星
(extensive metabolizer,em)和弱代谢者(poor metabolizer,pm)两个表型之分。
药物氧化代谢多态性:以异喹胍(db)羟化代谢多态性(p-450 2d6遗传变异)和斑性狼疮,帕金森氏病等
,.em易患癌(肺癌、肝癌、胃肠道肿瘤、及膀胱癌等)。
异烟肼肝炎中,有86%发生于em;异烟肼致周围神经炎中pm23%,em3% 乙醇脱氢酶高代谢活性是急性饮酒后乙醇迅速代谢为乙醛,引起脸红、头晕等乙醇不耐受现象;乙醛脱氢酶多态性缺失使饮酒后血液中乙醛浓度升高,不能即时被氧化代谢,促进儿茶酚胺释放,引起脸部潮红、头晕、心率加快等醉酒现象,甚至酒精中毒。 三、问答题
①疾病发生的时间性:开始用药时间与可疑adr出现时间有无合理的先后关系。 ②对其他致病因素的排除:可疑adr能否用其它原因解释。
③其他有关文献的支持:可疑adr是否符合该药已知的adr类型。 ④撤药反应:停药或减量后可疑adr能否消失或减轻。 ⑤激发试验:再次接触是否出现同样反应。
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帕吉林、呋喃唑酮等)与促进去甲肾上腺素自贮存部位释放药物(麻黄碱、间羟胺等)、三环类抗抑郁药、胍乙啶、左旋多巴合用,会引起去甲肾上腺素的大量堆积,出现高血压危象。 ②氯丙嗪与肾上腺素合用可导致肾上腺素升压的翻转引起严重低血压。 ③氯霉素不宜与氨基糖苷类合用,因前者抑制呼吸中枢加重后者的呼吸麻痹。 ④利多卡因可加强琥珀胆碱的骨骼肌松弛作用,合用时可引起呼吸肌麻痹。 ⑤甲氨蝶呤不宜与水杨酸类、磺胺类、呋塞米合用,它们可从血浆结合部位将甲氨蝶呤置换出来,血中游离型甲氨蝶呤的浓度升高,对骨髓抑制明显增加,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
(6)依他尼酸、呋塞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均可损伤第八对脑神经,合用后作用相加,耳聋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尤其是尿毒症患者更易发生。
(7)普萘洛尔、胍乙啶等与抗糖尿病药物合用,可引起严重的低血糖反应,普萘洛尔还可掩盖降血糖药引起的急性低血糖先兆症状。
(1)有效治疗与终身治疗
有效治疗: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纠正尽量不用药的错误。目标血压:138/83mmhg。 终身治疗:病因不明无法根治需终身治疗。
(2)保护靶器官:acei、长效钙拮抗药、at1受体阻断药有保护靶器官的作用
(3)平稳降压:要求谷/峰比在50%以上
(4)个体化治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种族、血压升高 和重要器官损伤的程度及有无其它合并症等,选用药物。对病人进行抗高血压反应的敏感性试验。
(5)联合用药:不同机制的药物联用可抵消副作用,增加降压效应,减少各药用量,减少不良反应。
(1)磺酰脲类:格列**,机制①与胰岛β细胞表面磺酰脲受体结合,阻滞atp敏感;的k+外流→细胞膜去极化增强电压依赖性ca++通道胞外ca++内流→胰岛β细胞分泌和释放胰岛素②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③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用途:1、大部份ⅱ型糖尿病;体重正常或偏低者;尚保持一定的胰岛丙脲与格列本脲能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治疗尿崩症。
(2)胰岛素增敏药:***格列酮,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脂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细胞功能,防治2型心血管并发症
(3)双胍类:机制:减少食物吸收(轻泻),促糖酵解抑糖异生, 促进组织摄取与利用、消耗葡萄糖。适用于轻症糖尿病,尤其是肥胖病人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常与磺酰脲类或胰岛素合用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波糖,机制:抑制α-糖苷酶后,能减少碳水化合物水解变成糖的过程,降糖作用缓和。 治疗ⅱ型糖尿病。
(5)餐时血糖调节:瑞格列那,口服起效迅速(15min), 半衰期短(约lh),作用短暂,餐前给药可较好地控制餐后高血糖的出现。主要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肾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