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彩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 篇一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一共发放了调查问卷46张,收回有效问卷45张。大多数同学都很配合我们的工作,做了认真的回答。下面就此次调查的细节做一下报告。
这次调查所用的问卷由十道选择题和一道问答题组成,问题覆盖到08届农学院90后新一代女生的思想观念和恋爱心理方面的大部分。
调查结果表明:我院90后女生的恋爱观更独立、更自我,自控能力很强,不易受周围的人和事打扰,见多识广的她们更专注倾听心灵的声音,她们信奉“因为爱,所以爱”,而不是“因为无聊、寂寞而恋爱“的恋爱观。
首先,我们从90后恋爱观念方面(所能接受的亲密行为,恋爱可能带来的影响,恋爱对象的类型,表达方式以及失恋)调查得知:90后的女生爱情观较为开放,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易接受一般的亲热方式;同时她们也注重学习,如果拥有爱情也希望爱情可以服从学业、促进学习。她们在大学校园空闲的生活和紧张的学习中也需要他人的关怀与照顾。对于失恋有一定的痛苦,但痛苦之后还是能更好的自我调节,尽快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然后,我们在90后恋爱心理方面(恋爱的动机,失恋等)调查发现:爱情心理稳定,爱情心理承受较强,有自己的主张。
最后,我们从简答题分析可知:对于90后来说,大学恋爱是很为正常的,但对要结婚之事,她们也表现得较为坦然,同时她们也注意到了结婚需要一定的基础。
结论:我院90后女生心智较为成熟,没有被“缺少爱情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恋爱表象所误导,更独立自主,较为现实,但还是缺少恋爱方面的知识。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总结对90后女生的建议是:
1、端正恋爱态度,明确什么是真正的恋爱;
2、摆正爱情的位置,找准自己的定位;
3、加强爱情法制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 篇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
一旦提起汪精卫,相信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卖国大汉奸。但是汪精卫在民国政坛上可谓是翻云覆雨。
汪兆铭·字季新(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河口镇人,家住番禺豪贤街,原中国国民党副总裁,并为亲日派首领。在他的一生里有两个最大的决定也是最大的转折点,一:为推动革命刺杀满清摄政王。二:在抗日时期投靠筹建伪国民政府。这两个决定使他以烈士而闻名,以汉奸而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和生命,他的一生充满着矛盾,多变与争议。
汪精卫早年留学日本,逐渐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特别是孙中山于1905年夏在东京创立同盟会前的讲演,打动了前来拜访的年轻的汪精卫。他很快加入了民主革命行列,成为同盟会的最早成员,并在孙中山的指导下,成长为革命党人中最受欢迎的宣传鼓动家。
当时的汪精卫称得上是热血青年,那时的他积极上进,讲义气,在留学生中声望也很大。更由于他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他也不负众望,积极工作,为了革命事业努力奋斗。正如当代的大学生一样,充满着激情与活力,勇敢与无畏。可见当时的汪精卫思想进步,顺应时代的发展,迎合民意,也获得了大家的认可,留下了美名。
大革命时期,汪精卫积极拥护孙中山与三民主义。孙中山在考虑国民党改组时,曾征询汪精卫的意见,虽然汪精卫不赞成共产党加入国民党,不过在孙先生的坚持下,汪精卫也就不再固执己见。并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汪精卫一直坚持和维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政策,同国民党内反对国共合作的右派分子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在革命√★www.√活动中,汪精卫起初是不赞成搞暗杀的,他认为:“革命是何等事业,乃欲刺杀一二宵小而唾手得之?直小儿之见而已。”然而在1907到1908年间,革命党人的多次武装起义纷纷失败,《民报》被查封、许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同盟会内部严重分裂、不少人情绪沮丧、革命形势低落。这一切刺激了年轻脆弱的汪精卫,使他走上了极端的道路,决心“藉炸弹之力,以为激动之方”,希图以此挽救革命。
汪精卫等人组织的暗杀行动,以失败告终,汪精卫等人被捕,按照清律谋刺摄政王当凌迟处死,但当时全国革命形势高涨,人心浮动,清廷为稳定民心,最后只判他们终身监禁。1910年4月汪精卫入狱,并赋诗《被逮口占》,其中一句“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传唱于革命党人和爱国群众中。
人总是会随着时代变化的,有的人会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赢得后世人的敬仰;有的人则违背人民的意愿,不顾历史的发展规律,遗臭万年。汪精卫就属于后者。虽然汪精卫在辛亥革命与大革命的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他在随着时政的变换,汪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做出了各种被人民唾弃的行为与发言,这使他以烈士而闻名,以汉奸而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和生命。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 篇三调 查 报 告
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下岗职工,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催生的新名词。一个涉及高达6——8千万人的新生群体。这个群体,成了当今中国社会最弱势丶最艰难丶最无奈丶最底层的“弃儿”部落。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中没有他们的影子,政府和社会对他们熟视无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自今上有老,下有小,自身病体缠附丶年龄偏大丶缺失文凭丶技能单一,缺乏再就业条件和机遇。经过十多年的痛苦磨难,如今更被基本生存丶社保丶医保等生活现实逼得焦头烂额丶饥寒交迫丶走头无路。
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着力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是“三个代表”的具体实践,是“两个率先”的充分落实,是全面实现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压力的多样性
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为国家建设作出过贡献,理应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就全国范围来看,整个就业形式相当严峻,我国就业方面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这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当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而下岗人员在就业竞争中又处于劣势,使得当前棘手的就业问题焦点集中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上,而且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带有全局性影响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困难摆在面前,但希望也在前方。目前所遇到的困难,是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
下岗职工广义上不仅仅包括国有企业改革的下岗人员,包括城市化 ……此处隐藏11763个字……学生,大家在学习与提高能力这两个问题上,感觉两者都比较重要,但更多人是更加偏重于学习方面。大家也都知道,对于社团以及同学聚会,这些都是很能够提高大家社交能力的,但是只有少部分同学愿意放弃学习时间来提高所谓的能力。大部分同学都愿意而且赞同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来更好的提高自己。毕竟,大学生,来到校园里你就是一个学生,作为一个学生,你的天职就是好好学习,你就更应该偏重于学习,只有当你在大学里面认真学习了文化知识,才有可能将知识应用于实践。而且,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这种有用的、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才。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大学生毕竟不是初中、高中生了,我们也应该试着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例如交际能力、为人处世之道等方面。从以上数据,我们也能看到,大学生也是相当注重社交方面的处理,因为大学也并不是只注重学习的地方,如果你只会学习,那么你很有可能被这个社会淘汰的!只有当你学会了这些方面,你才能在踏入社会之初,能够做到应对自如,不至于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大学生活很精彩,在大学这个大舞台里,我们只有正确处理好学习和各种提高自己的方法之间的关系!正如开头所说“大学就是一个亚社会”,你如果不能适应它,那你只能被它淘汰。但是,在大家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也要同样认识到,大学毕竟是给我们提供学习的地方,必修要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让大学生活过得更加的精彩。以上调查报告,希望能对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起到一个一个参考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 篇九实现其人生理想?有关这些问题,当代大学生会有什么答案呢?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此次通过对一些大学生有关理想信念的调查,总结出当代大学生人生理想现状以及人生理想的态度等,同时把握同学们的理想信念的总体趋势和方向。
关键字:大学生理想信念树立崇高理想信念
一、调研背景和意义
从小学时的思想品德课开始,老师就一直在教育我们要树立坚定地、正确的理想与信念,走过了初中、高中,我们这些当代的大学生是否还能一如既往的坚守自己的梦想?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是成功的阶梯,是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信念是认识事物的基点和判断事物的标准。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有了坚定的信念,就能精神振奋,克服困难,甚至生命受到威胁也不会轻易放弃心中的信念。
理想和信念对一个人至关重要。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就是引航的灯,信念是推进的帆。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会像失去方向和动力的小舟,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找不到自己停泊的港湾。
人人都有理想,但是不同的理想又会引领人走向不同的道路,大学时代正是人生之舟起航的时候,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对大学生将来的发展非常重要,介于次,我特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与信念进行调查。一方面,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另一方面,也提醒着我们继续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二、调研方法与步骤
1、调研对象:所有我熟识的在校大学生
2、调研方法:网上问卷调查(通过QQ邮箱等将调查问卷发给同学们,让他们自由填写问卷)
3、调研内容:
通过问卷形式了解大学生的理想是什么,其内容包括大学生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坚持这份理想,怎么实现这份理想等
4、调研过程:
确定调研主题后,通过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确定了问卷所设的题目,然后通过QQ、朋友网等通讯方式将问卷发给在校的的大学生,共276人,分布于各个高校。
5、问卷情况:
本问卷发送出去后,经朋友们及网友们的认真填写,实际回收到233份有效答卷。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样本的选取情况
1、参加调查问卷的同学有的是曾经的老同学,现如今分别就读于郑州、天津、厦门等地区的高校,有的是现在的大学同学,有的是认识的外校朋友,男女生比例基本一致,而且各个同学所就读的专业也基本各异,因此调查结果基本能反映当代大学生理想与信念的现状。
2、参加调查问卷的大学生的年龄结构:42。8%的年龄在18—20岁之间,57。2%的年龄在21—23岁之间,而年龄在24或以上的人数比例则为0%。
(二)大学生理想与信念调查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表一:成为一名大学生的主要目的
由表一可知,大多数大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并为之不断地努力奋斗,以混日子等为目的大学生在此次调查中出现几率为零,表明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有自己上大学的目标。
表二:目前就读的专业是如何选择的
由表二可知,当代大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就读的几率为42。85%,是四项选项中最高的,然而由于职业前景或家庭因素选择专业的人数也不少,表明当代大学生对理想的思考更趋务实,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形成了求真务实的理念。另外,因为调剂就读于现在的专业的大学生占14。30%。
表三:所学专业是否与自己理想相符合
由表三可知有71。43%的大学生所选的专业与自己的理想都有或多或少的差距,有21。43%的大学生专业与理想相差甚远,只有7。14%的大学生才是完全的适合,表明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一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完全按照自己的理想继续自己的人生。
表四:对自己的人生观影响最大的人
由表四可知,生活阅历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影响所占比例最高,达到57。15%,其次父母长辈的影响位列第二,为35。71%,书籍也有一定的影响,表明在如今这个信息产业高度发达,日新月异的社会中,一些大学生的思想也在随着成长做一定的改变。
表五:确立自己人生理想的时间
由表五可知一半的大学生都是在高中期间确定了自己的理想,35。72%的大学生是在进入大学之后才确立,而在初中时期就早早确立自己人生理想的仅占14。28%。
表六:对自己理想的形容
由表六可知,无论长期目标还是短期目标,基本上所有大学生都有自己心中的理想,但是大部分同学的目标都是现实、普通的,具有雄心壮志的大学生占了14。28%,有28。57%只有近期的打算而没有远期的目标。
表七:到了大学是否重新调整自己的理想?为什么?
由表七可知,只有7、14%的大学生能够始终如一的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努力,有71。43%的大学生都因为别人的原因而改变了自己的理想,有35。71%的大学生因为思想的成熟对自己的理想做出了调整,有14、28%的大学生因为家庭、就业等社会因素改变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彩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