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精品多篇

时间:2025-06-26 07:12:25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精品多篇(全文共8414字)

[寄语]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学会认读1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 积累、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如“吸引”“立即”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读课文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通过引导,培养学生探疑、解疑的能力

3 通过汇报交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思考、善观察、勤动手

教学用具  多媒体、小刀、废纸、别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认读1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对文中重点词语句子的讲解,培养学生多思考、善观察的精神和学生的发明创造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导入语:同学们,现在我们通讯发达,与远在他乡的亲人朋友交流可以通过电话、网络视频等,在你们爸爸妈妈小时候,你们知道他们是怎样与千里之外的亲人交流的吗?他们是通过写信,信封上必不可少的便是邮票。下面我们看几张邮票的图片(多媒体呈现图片,同学们比较一下古今邮票四周的不同,引出邮票齿孔的故事)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 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邮票齿孔的故事》,播放前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课文,听明白课文大体讲了什么故事。

2 朗读生字词,通过领读、指读、竞赛读,读“我会认”中的字词

3 理解词语

通过看看,猜猜的游戏让学生区分裁和撕的区别

猜谜语英国首都,“雾都”(伦敦)

三  知道写字,培养技能

1 刀、而、而且简单指导,注重笔画顺序

2 “求”第四笔是提,“整”第七笔是点,“式”第四笔为提,没有撇,“仍”第三笔是横折折折钩

3“英”最后一笔出头

4” 仍”,”使”“便“联系比较教学

5写完生字后读字,以指读、竞赛读等加以巩固

四 板书

邮票齿孔的故事

求    仍 使 便   英    整     式

五   作业

1  巩固、复习生字

2  读课后“我知道“了解有关邮票的知识

第二课时

一  巩固生字激发兴趣

1 齐读生字

2 导入语:同学们发现日常生活中什么有齿孔呢?(提问)可见齿孔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邮票齿孔是怎么来的呢?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课文

二 讲读课文

1 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1840年的邮票是怎样的

邮票齿孔是怎样发明的?同学自读2到4自然段,小组讨论

2同学读第二自然段重点是最后两句,引导学生读出礼貌的语气。

3重点将第三自然段,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取”“刺”“撕”通过这三个字可以体会到什么

陌生先生:反应灵敏、聪明手巧

阿切尔:会观察

4 第4自然段为重点,指两名同学阅读,注意最后两句用敬佩的语气,体会重点词:

“理解”“吸引”一词,看图想象表情,把你的体会读出来(阿切尔有好奇心)

“ 阿切尔”想到这一句体现了他的那些有点(肯动脑)

“立即”“仍然”可用那两个词替换,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邮票打孔器造出来了,从中可已看出阿切尔的什么品质(勤动手)

三 文章深化拓展

1 你知道我国第一枚邮票是什么时候发行的?票面图案是什么,有没有齿孔?

2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是1854年发行的与课文中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有近6年之久,这其间,阿切尔在干什么?(设计、实验、改进)

四 自读全文思考邮票齿孔的发明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板书

阿切尔 有好奇心 肯动脑、勤动手

陌生先生 反应灵敏、聪明手巧

四 实践活动

找一找受小事启发,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

教学反思:

二年级的小学生喜欢猜谜,胡老师运用谜语的方式巩固识字,简单易行,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小学二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本课谈话导入时,以“与远方的亲友交流的方式”为题,由于学生比较有兴趣,扩展得比较远,所以就要慎用,不可教师自说,或导说内容冗杂,这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邮票一枚,火花一张。

学具准备:一张纸,一根针(可人人准备,也可以组为单位准备)。

教学程序: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邮票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出示火花,谈话:请大家看这张图片,它是由十张美丽的图画组成的。现在我想把它们都分开,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用刀裁、剪刀剪、铅笔尖在图片连接处戳孔后再撕开……)

过渡:小朋友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办法。你们知道吗?邮票就是采用其中一种办法来分开的。(出示邮票)

说起邮票这边上的齿孔,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邮票齿孔的故事》,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轻声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大意。

2、借助拼音自主识字,把记不住的字标出来。

3、合作识字。

²“我说你找”。一人说生字,其他人迅速在生字条中指出。

²“我指你认”。一人指生字,其他人抢读字音,读准确为止。

²讨论:不好记的生字怎样记?

4、全班交流。

²小黑板出示生词,指名教读,齐读。

²开火车读生字,纠正字音。

²还有哪些字记不住?请大家帮助你。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 ……此处隐藏4177个字……轻声读一读课文,这一次不仅要把字音读准,还要把课文读通顺,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男女合作分段朗读课文)指名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带齿孔的邮票是怎么发明的。)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展示平台

1、让生读文一遍。

2、展示自己收集到的邮票。

3、简单了解邮票的一些知识。

二、指导书写“刀、尔、求、仍、使、便”

1、出示六个生字认读:

⑴ 说说“求、便”还可以组什么词?

⑵ 师: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刀、尔、求”是独体字;“仍、使、便”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单立人,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2、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三个字,拿出红笔仔细观察,把每个字的关键笔描出。

3、指名汇报找到的关键笔,师范写,生仿写:

老师:现在,谁来教教许老师,这三个字要怎么写?(学生汇报,教师在投影仪上范写。)

⑴ 范写“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

⑵ “便、使”右边有什么不一样?(范写“便、使”)

指导的重点如下: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

老师:三个独体字,请大家自己写,提醒同学们“求”字右上一点不能漏掉。

4、学生书写练习:

书写完后自评(给自己认为漂亮的字打上红旗,不满意的字再加以改进)、同桌互评(给同桌漂亮的字画上笑脸,同时指出同桌需要改进的字)。

三、作业:实践活动。

1、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响应学生伙伴的提议,去收集一些邮票

2、作业布置: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计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阿   看到: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   会观察

切   想到:机器打孔             肯动脑

尔   做到:研究造出             勤动手

小学二年级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原文 篇六

1840年,英国首次正式发行邮票。最早的邮票跟现在的不一样。每枚邮票的四周没有齿孔,许多枚邮票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

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到伦敦一家小酒馆喝酒,在发明家的身旁,一位先生左手拿着一大张邮票,右手在身上翻着什么。看样子,他是在找裁邮票的小刀。那位先生摸遍身上所有的衣袋,也没有找到小刀,只好向阿切尔求助:“先生,您带小刀了吗?”阿切尔摇摇头,说:“对不起,我也没带。”

那个人想了想,从西服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都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

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邮票打孔机造出来了。用它打过孔的整张邮票,很容易一枚枚地撕开,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英国政府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创造的意义。

3、积累数量词,体会它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学习多种识字方法,初步学习质疑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在生活中用心思考,不断实践,勇于发明创造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教师制作课件,生词、生字。世界上的第一枚邮票及不同年代的各种邮票,让学生欣赏。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示揭题:

出示: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和现在的邮票,学生对比,找出不同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英国发行的第一枚邮票,它叫黑便士。这是我们现在流行的邮票,大家看,这两种邮票有什么不同呢?     板书:  邮票齿孔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词:

一枚   伦敦   裁开   齿孔

撕开   邮政   研究   仍然

小刀   方便   喝酒

a 指读  领读  齐读   开火车读

b 指哪个读哪个

2、出示生字:

怎么记住这些字呢?生说办法,给予表扬。

3、生字掌握得不错,课文读得怎样?找四名同学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合作感悟。

1、默读课文,带齿孔的邮票是谁发明的?是怎么发明的?

2、全班交流。

a  英国的发明家阿切尔发明了带有齿孔的邮票。

他是怎么发明的呢?你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的?

出示第四自然段:

“吸引”什么意思?

b 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两个主要人物的动作、神情,理解“吸引”一词。

看图,那个人在干什么?

c  阿切尔为什么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了?

从第一自然段来理解。

那个时候的邮票没有齿孔,许多没邮票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这个人的动作与众不同。他是怎么做的?

d  出示第三自然段。

e  那个人没带小刀,向阿切尔借,阿切尔也没有,于是,那个人就想出了这个办法。

在这个人的启发下,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很快找出了邮票打孔机。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直至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立即”还可以换成哪个词?为什么这么快就采用了这种机器?

“仍然”怎么理解?(和过去一样)说明了什么?

f  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带齿孔的邮票用起来这么方便,我们应该感谢谁?

对,小小的齿孔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说明了任何的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

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习惯,就一定会有所创新。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四、拓展思维,动脑实践。

师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启发学生思维。

卫生纸之间的空隙,一些食品的包装袋,药品的包装袋等等。

五、说说自己收集的邮票上有什么?

欣赏邮票:

邮票的内容非常丰富,所以也被称为“微型百科全书”。

板书设计: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别针 刺小孔      留心观察

发明    打孔机      乐于发现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精品多篇(全文共841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