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小学语文精品教学设计(精品多篇)

时间:2025-07-19 07:12:15
小学语文精品教学设计(精品多篇)(全文共5908字)

[寄语]小学语文精品教学设计(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学设计 篇一

教 学 设 计

教学目标:1 经历把“同样多”、“多”、“少”等语言抽象为数学符号的过程。

2 了解>、=、

3 在看图讲故事和分食物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兔子、猴子、桃子、萝卜的卡片、点子图、大于号、小于号、等号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小熊猫一家要请客,你们知道他们都邀请谁了吗?

生:(不知道)

师:那我们就到小熊猫家里看一看吧!(出示挂图)小熊猫家里来了好多客人,他们会干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老师要考考同学们了,同学们分小组来编编故事,看看哪个小组编得最好。(生编故事,师巡视指导)

师:哪一组的故事编好了?谁来讲一讲?(生讲故事)

二、认识等号、大于号、小于号

师:讲得好不好呀?鼓励鼓励。(根据学生讲故事的情况,如果讲到小兔子吃萝卜、猴子吃桃子就直接提问,没讲到就引导学生找到以后提问)

有几只小兔子来小熊猫家做客呀?

生:4只

师:小熊猫给他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

生:萝卜

师:几个萝卜?够吃吗?

生:4个    够吃

师:(贴图片一一对应,引导学生说出兔子和萝卜同样多)兔子是4只,萝卜有四个,兔子和萝卜同样多。如果老师想数字和符号来表示刚才这句话你觉得应该怎么表示呢?数字应该用几呀?(指图提示)

生:4和4

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兔子和萝卜都是4

(师板书4    4)

师:符号呢?谁来说一说?

生:等于号

师:(如果学生能够说出,师就再重复强调,如果学生不能说出,师直接告诉学生。)同学们真棒!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个符号,等号。(认识并学写)

师:看一看,小熊猫还请谁了?

生:小猴子

师:小熊猫给小猴子准备了什么好吃的?

生:桃子

师:够吃吗?

生:够吃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有3只猴子,有4个桃子(按学生说的贴出相应图片)

师:桃子比猴子怎么样?

生:桃子比猴子多

师:老师想把这句话也用符号和数字表示该怎么表示呢?数字是几和几?

生:4和3(师板书4    3)

师:4比3大,我们要学的第二个符号就叫“大于号”(生重复并在桌面上写一写)桃子就比猴子多,反过来猴子比桃子怎么样?

生:猴子比桃子少

师:你能用数字和符号表示吗?(提示4比3大 用大于号,3比4小用什么呀?)

生:小于号(比较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区别)

师:你怎样记住这两个符号呢?(声讨论回答)

三、巩固练习

1、在书上写一写两个符号。

2、出示点子卡片学生试填。

3、做练习题第三题

优秀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

2.感受作者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3.积累语言,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试写一段话。

4.培养学习提问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衔接过渡

1.衔接:上节课,我们从课文中认识了老舍先生家的那只古怪却又很可爱的大花猫,谁能看着提纲,说说大花猫的古怪?

出示:老实贪玩尽职古怪高兴不高兴怕勇猛

2.过渡:对于这么古怪的猫,老舍先生却是注意观察,传神描绘,足可见老舍先生是个多么爱猫的人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看本课教学目标。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品课文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

板书: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2、梳理问题。

①小结: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边学习边解决。

②过渡:要知道“为什么满月的小猫更可爱?”首先得了解它的“可爱”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你认真读每一句话,找出有关词句来说一说。

3、讨论交流。

[1]腿脚还不稳,已经学会淘气。(从淘气中可以看出可爱)

[2]一根鸡毛,一个线团……好玩具,。(从“耍个没完没了”,看出小猫很顽皮。)

小结:刚才这位同学不但找出句子,而且抓住关键词语说理由,真棒!板书:鸡毛线团

[3] ……再跑再跌……(板书:摔跌跑)——小猫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真是生气勃勃。

[4] ……撞疼了也不哭。(板书:撞)——小猫勇敢、坚强。

[5] ……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这么小的猫,还懂得找新地方玩,真可爱。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原来的游戏场所在哪里?(板书:屋子里)

扩展到什么地方?(板书:院子里——老舍先生养花的地方)

②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连接上文)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试读——个读——齐读)

[6] ……花盆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在新的游戏场所里,小猫又找到了新玩具,玩什么呢?板书:花盆摔跤花枝抱打

①可想而知后果是什么?枝折花落。“折”什么意思?“落”什么意思?

②这对于花草来说就是——遇到了祸害,遇到了不幸。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说明?——遭了殃

[7]朗读游戏:把你读坐下。

[8]对于这么可爱的小猫,你想怎样读才能读出对它的喜爱感情来呢?

[9]有感情地朗读:试读——个读——齐读

[10]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体会到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流露在字里行间,因为这满月的小猫比起古怪的大花猫来更淘气、更天真、更生气勃勃,作者的喜爱之情也更深一步,所以课文中说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4、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大段。

5、写段练习:你能不能用自己的感受写出一只淘气可爱的小猫来呢?试写与交流。

四、总结巩固。

课堂教学设计 篇三

活动目标

1、保护身边环境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了解垃圾的危害。

2、减少垃圾的产生,提高幼儿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使幼儿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此处隐藏1059个字……片或课件,引导学生说一说。

(3)启发想象:鸟妈妈焦急不安是什么样?你能表演一下吗?

表演后试着把妈妈的语气读出来。

(4)你还能用焦急不安说句话吗?看谁说得和别人不一样?

四、背诵(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背诵积极性,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语言。)

练习有感情的背诵前两个小节。

五、写字(在自主发现中引导学生体会汉字之美。)

1、认读听、唱、连、远,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重点指导口字旁和走之旁,学生练习书写。

3、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

第二课时

一、朗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理解读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感受能力。)

1、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描写我的神情动作的词语。

(2)学生做动作理解小心、连忙、捧着、轻松等词语。

(3)小组练习演读课文,体会我送还鸟蛋时小心翼翼的样子。

2、学习第四小节:

(1)组内读文,讨论:我为什么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结合插图理解投向)

(2)想象读文: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当你抬头仰望蓝天时会看见什么?体会着读读这小节。

(3)仿佛一词怎样理解?(可以和好像互换)你还能用它说句话吗?

如:鸟儿仿佛

3、配乐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配乐渲染气氛,情景交融,使学生情感和课文语言合二为一,进入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

背诵(竞赛更易于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积极性。)

分小组以挑战冠军的形式背诵全文。

三、练习(延伸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1、读文抄写文中你喜欢的词语,争取记住它。

(这是积累语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读、写、记好的词语,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文中凉凉的、焦急不安、连忙等词语。)

2、学生想象最后一节诗所描绘的画面,并画一幅画。

3、寻找有关鸟的图片、文字资料,想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他们。

四、写字(自主练习书写更易于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学生自己描红,练写定、向两个字,并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两个字,教师相机指导。

伴教锦囊

五、词语解释:

焦急不安:心里着急不安定。

仿佛:似乎、好象。

连忙:赶快,急忙。

六、相关链接:

1、鸟蛋。

世界上的鸟蛋五彩缤纷,大多数啄木鸟、猫头鹰和鸽子的蛋是纯白的,画眉的蛋是纯蓝的,大白鹭的蛋翠绿如玉,短翅树莺的蛋就像红宝石,夜莺的蛋壳上有大理石般的花纹,美不胜收。鸟蛋的颜色和花纹有保护色的作用,可隐蔽自身,不被敌害发现。

2、鸟类的有关知识。(略)

阅读在线:

《两只小鸟》(略)

教学设计方案 篇五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适当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能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计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的依据:学生学过一些含有两级运算(如乘加、乘减但都是乘在前面的)两步试题,这些式题由于乘法在前,所以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向右的。学生已经习惯这种运算,为了分散难点在学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础上,在引导学生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并根据综合算式的含义,理解运算顺序。

教学重难点:1、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2、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把分步和成综合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列式解答:

1、出示:每本笔记本5元,买3本这样的笔记本要多少钱?学生口答列式。老师问:5、3、15分别表示什么?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什么关系?

2、出示:买笔记本用去15元,买水彩笔用去20元,一共用去多少元?学生口答列式,指名说数量关系。

3、出示:买笔记本用去15元,付了20元,应该找回多少元?学生口答列式,指名说数量关系。

二、教学新课

⒈教学例题1。

⑴出示例题图:提问: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⑵出示问题: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钱?请同学们试着自己解答。

⑶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你们是怎样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

提问: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样得出来的?20呢?

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3本笔记本的钱+1个书包的钱=总共用去的钱】

⑷根据数量关系式那我们能不能把刚才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呢?请同学们试着将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综合算式。

⒉教学例2。

⑴出示问题:小红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⑵请同学们列出综合算式,并想一想综合算式应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集体订正。提问:算式中50、18、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为什么?

⒊总结运算顺序。

⑴比较算式。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答时,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⑵提问:如果题目中同时出现了乘法和加、减法,你应先算什么?

⑶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

三、组织练习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2)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的过程。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

(3)最后交流结果,并指名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⒉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仔细观察第2题找出其中的错误。

(2)进行订正。

(3)指名学生说说每题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4)提问:在计算这样的综合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⒊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提醒:在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学生独立计算。

(3)组织比较:每组中两题有哪些相同?哪些是不同的?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4题。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学语文精品教学设计(精品多篇)范文。

《小学语文精品教学设计(精品多篇)(全文共5908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