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篇:国土资源局工作汇报材料
寒冬时节,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迎来了市县考核组的领导莅临红安检查指导工作,我谨代表红安县国土资源局党组、全系统200多名国土干部职工对您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致以新年的问候。2014年,是国土资源系统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国土干部队伍建设为切入点,以服务全县经济建设为落脚点,以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为结合点,通过狠抓业务建设、机关建设、项目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脚踏实地地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突出了服务全县经济建设这一主题,突破了执法环境的“瓶颈”,突显国土部门的形象,各项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下面,我就红安县国土资源局2014年的工作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
一、围绕全县发展大局,服务全县经济建设
为切实解决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用地需求急骤增长和上级用地指标紧张的供需矛盾,我们严格依法依规办事,不因服务经济建设而“闯红灯”、“踩红线”、“打擦边球”,通过积极主动向省厅、市局汇报,千方百计争取用地指标,没有因用地而影响我县重点项目建设。今年,我局在省市下达24公顷用地指标的基础上,另外积极向省市争取了44公顷的农用地转用指标。全年共完成麻武高速公路红安段、县污水处理厂、一河两岸、江苏雨润集团、湖北上好佳食品工业公司、县光荣院迁建、铜锣湾工程建设项目等8个批次的328.611公顷征地报批工作,其中县光荣院迁建、麻武高速公路红安段等2个批次152.9360公顷获得批准。对麻武高速公路涉及我县的永河、八里、觅儿3个乡镇21个村的农民征地费首次由我局进行兑付,金额高达3700多万元,无截留挪用,全部按期发放到农民手中。完成了红安太平35kv输变电站、红安县110kv七里变电站、“西气东输”淮武管线红安段预审及规划调整、低丘岗地开发增减挂钩项目、一河两岸及铜锣湾二期建设等6个项目的规划调整工作,为全县经济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用地保障。同时,我局坚持把服务全县新农村建设放在首位,对新农村建设用地提前介入、注重引导、积极服务,把依法合理用地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办理手续高速、快捷,有力地支持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全年共审批农村个人用地3110宗,面积498.75亩。
二、围绕国土事业的发展,争取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2014年,我们除为全县的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外,还实现了全年土地收益过亿元,扣除县城投公司缴纳的土地收益外,向县财政上缴各项非税收入1880万元,土地收益贡献在2014年已成为全县支撑财源建设的重要支柱之一。全年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85宗,面积146460.6平方米,成交金额为6481万元,实现土地增值1600多万元;拍卖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25宗,面积11000平方米,成交金额为398万元,实现土地增值100多万元。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县委政府的充分肯定,也赢得了县委、县政府对国土工作的重视与支持。9月23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国土部门有史以来规格最高,声势最大,意义最深的加强国有建设用地管理工作会议,县委书记熊良霄、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涛作重要讲话,县四大家在家领导,各乡镇(场)党委书记以及分管土地工作的领导,县直各部门负责人,县城规划区24个村支部书记、分管土地工作的村主任参加会议。出台了《红安县城市规划区国有建设用地储备供应管理暂行办法》和《红安县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金征收管理办法》等两个文件,为规范土地市场提供了保障。11月24日,县政府组织我局与建设局、规划局召开专题城区村组全体干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暨城区土地清理动员会,田胜辉副县长到会作主题报告,国土局、规划局、县纪委、县检察院的同志现场讲授国土法律知识、规划管理、违反土地管理党纪政纪规定及涉嫌犯罪的法律责任,与会同志深受教育。12月23日,县委、县政府又组织了全县396个村书记主任村级土地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县委书记熊良霄书记、县长李涛同志到会讲话,县“四大家”在家领导出席培训会,社会舆论都讲2014年是名符其实的“国土年”。
三、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推进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向上争取,申报并获批准的永河高产农田整理项目总规模8000亩,核定投资1685万元,即将进入招标程序,上新集低丘岗地改造项目6500亩,投资额1302万元,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即将动工建设。盐店河低丘岗地改造项目2467亩已经实施完成,省级投资240万元的矿山整治项目已获批准,国家级投资红坪整理项目已通过检查验收。完成地方占补平衡项目19个片区,计2649亩。
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耕作条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加快了我县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而且确保了我县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为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四、狠抓基础业务建设,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
1、开年后,经县政府同意,组建了城区分局,下发了《城区分局组建方案》、《城区分局管理范围》、《城区分局管理职责》、《城区分局人员配置方案》等文件。划定城区分局职责范围,明确工作目标任务,通过一年的工作实践证明:城区用地秩序明显好转,规费征收力度显著增强。
2、扎实开展全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各项工作。一是城镇土地调查工作进展顺利。今年,从5月份开始到10月份,历时五个多月,我们从全系统抽调作业队员60多人,收集城区土地权属资料2万多份,建立城镇土地调查档案37589份,完成了城区约25平方公里区域内的调查面积,调查出各类单位、个人用地18640宗。目前已将这些信息移交城镇土地调查建库单位--武汉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勘测分院进行内业数据库建设及档案、宗地图件的制作。二是农村土地调查稳步推进。外业核实工作于10月6日全面展开,全县共抽调作业人员36名,组成16个调查专班,目前已基本完成外业调查核实任务。全县共完成调查面积1796平方公里,调查单元412个,涉及行政村394个,现阶段正在进行自检互检等内业核实工作。三是基本农田调查有序。目前,我县基本农田已完成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待移交建库单位进行数据属性录入,建立基本农田调查数据库。
3、我县土地更新调查工作通过省厅验收。6月17日,省厅、市局领导及有关专家对我县xx年开展的土地更新调查成果进行了评审,我县以96.5的得分名列黄冈市已经验收的8个县市区第一名,顺利通过了验收。
4、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期准备工作。土地整理专项规划、低丘岗地改造规划、基本农田专项规划、矿产资源专项规划修编工作已全部完成,为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打下了基础。
5、强力推进行政许可业务进中心运作。按照“内容合法、形式规范、监督有力、实施有效”的要求,统一受理,及时转办,集体会审,按时办结。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套程序运作、一个标准收费、一条龙服 ……此处隐藏16229个字……基层的指导帮助,多帮助想一些办法,提供一些方便和服务,态度要积极,办事要方便,关系要协调。总之,进一步改进作风,帮助基层把项目建设用地工作做好。二是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通过开展“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职工队伍素质有所提高。但是,与当前形势和繁重的任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由于基础较差,部队复转军人占有很大比例,正规大学毕业人员相对较少,各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土地管理、测绘相关专业人员更少。尽管加强了培训教育,但真正合格、过硬的业务骨干不多,造成工作效率低,标准不高。因此建议市局进一步重视队伍建设工作,除了进一步加强培训外,还应有计划招收、引进国土资源事业急需的人才,充实到基层队伍中,进一步提高整个队伍的业务素质。三是进一步加强土地法律法规宣传教
育,增强全民依法用地意识。目前,一些干部群众土地法律意识不强,违法占地案件时有发生。解决土地违法问题,最怕的是领导违法,因此,加强对全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土地法律法规教育很有必要。而省厅、市局通过推动政府召开会议等方式,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效果更为明显,做起来更为方便。加强土地管理,发挥土地“闸门”作用,是一个大政策,责任的主体是各级政府,需要有关部门协调联动,需要全社会自觉行动起来做工作,单靠国土资源部门势单力薄,往往效果不明显。所以,上下一致,齐心合力,营造一个良好氛围,形成一个大趋势,是很有必要的。这次会议之后,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局领导的要求,学习借鉴兄弟县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认真谋划好2014年工作,进一步明确目标,制定措施,分解任务,狠抓落实,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为进一步开创国土资源工作新局面而奋斗 。
第五篇:民和县国土资源局信访工作汇报材料(2014.8.15)
民和县国土资源局信访工作
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信访是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了解和掌握群众的呼声以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推动整体工作的有序开展。为此,我局建立规范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信访工作制度。一是把信访工作列入局领导和股室的岗位责任制,把信访办结工作纳入各业务股室的工作考核计划。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强化责任,分解责任,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执法部门及各股室各负其责,做到组织、机构、办事人员三落实。三是实行局领导接待日制度,热情接待来信来访群众,做到“五个一”,即“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把椅子、一杯茶水、一份满意”。
一、2014年1—8月份信访情况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市建设和小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涉及违法占地、土地征用、征地补偿、权属纠纷等方面的问题也相对突出,关于土地方面的信访案件也随之增多,对社会稳定、部门形象、政府声誉等带来了负面影响。 我局在信访工作中,通过法制宣传和政策疏导,对来信来访所反映的问题,及时采取了相关措施,今年1—8月份,我局共收到信访件10件,来访件2件,接待群众咨询48人次。其中县信访局转办件6件,省长信箱转办件1件,已办结信访、来访11件,办结率为92%。对阻碍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工程建设的川口镇南庄子村村民冶友志和核桃庄乡里长村村民马艾洒,虽经我局领导及工作人员多次解释,但二
人不听劝告,最后被法院强制执行,起因是征地补偿标准过低问题。马营镇粉房社村民集体上访,反映该社30年前的集体土地纠纷问题,我局派工作人员多次到当地进行现场踏勘和走访调查,仅调查笔录达20份,会同有关部门明确了权属问题,及时化解了一场一触即发的危机。信访事件往往都是由一些小事得不到及时、公正和妥善的处理而引发的,所以思想上认识到位、重视到位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分析和研究处理这些信访问题中,做到:1、处理好信访事件能够更好地提升单位和部门的形象,增强单位的荣誉感。2、处理好信访事件能够更好地节省财力、物力和精力办其他的事,不影响和耽误单位的工作。3、处理好信访事件能够更好地增进感情,加深沟通,增强开展其他工作的群众基础,增强群众的信任感。4、处理好信访事件能够发现和找出我们部门工作的不足和差距,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增强大家对信访工作的高度重视。“信访无小事”,耽误不得。
二、掌握信息及时处理讲求方式是解决信访问题的有效途径。
1、抓住一个“早”字。就是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注重了解和掌握群众对国土工作的反映,及时捕捉信息,化解矛盾,真正力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2、突出一个“快”字。就是变久拖为速决,能快则快,决不拖拉。尽管《条例》上有时限15日答复,60日处理结果,但若能做到一个“快”字,不论是从感情上、态度上,都能给上访者带来宽慰,减少和避免重复访和越级访的发生。
3、体现一个“公”字。大凡上访者,都是因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或不公平,或主张正义而举报等,寻求的就是一个“公”字,如何依照政策,依据法律做出公正的处理,是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在处理
这些问题上,我们牢牢把握“三关”:一是查清事实,把好事实关。二是依据法律,把好政策关。三是有错必究,把好处理关。在信访中,确实有不少是我们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未做好而造成的。对此我们的态度很明确,有错必究。
4、务求一个“实”字。这个“实”是工作踏实的“实”。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踏实的去做,要贯穿始终,一旦某一环节不实,出了差错,就会前功尽弃。
三、加强自身建设,强化责任意识,是确保信访工作有序开展的基本保障。做好信访工作,关键在于人,只有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依法办事,就能妥善处理矛盾和纠纷,为群众排忧解难。我局在认真抓好信访工作的同时,对内注重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严格要求按法律程序操作,做到有问必答、有访必接、有信必复、有查必果,有效避免“不作为”或“乱作为”现象的发生。
四、存在的问题
1、农村土地权属争议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权属上访还时常发生,隐患还不能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历年沉积的土地纠纷久拖不决,造成邻里不和,进而引发冲突,激化矛盾。
2、根据信访的“属地管理原则”,基层土管所对信访工作接访的程度不够,基层村委会和乡镇土地管理员组织调解不力,办事推诿,处理不到位。
3、巡查力度不够,不能及时发现矛盾。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1、完善和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把信访工作的责任具体落实到工作人员的身上。
2、建立和完善联系群众制度,转变工作作风,文明接访,认真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深入群众,努力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变上访为下访,把信访工作做到基层。
3、加大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力度,做到发现矛盾,及时处理,把任何造成上访的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切实抓好信访工作,不断加强国土资源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依法管理国土资源的水平,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为民和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〇一四年八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