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安徽高考本科一批录取100363人【多篇】

时间:2025-08-18 07:10:58
安徽高考本科一批录取100363人【多篇】(全文共9537字)

[寄语]安徽高考本科一批录取100363人【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017安徽高考语文试题 篇一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华文明从何时开始,从哪里起源,这些问题成为一代代学者兀兀穷年的追问。

②于是有了上世纪末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有了从本世纪初持续至今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目前,探源工程第二阶段的工作已经结束,人们都想知道,经过8年的探寻,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又向前推进了多少。

③在古代中国,“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从字形上可以看出,一个邦国是以都城为中心而与四域的农村结合在一起的,“中国”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

④河南偃师的二里头,在麦田覆盖的地下,掩藏着最早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许宏在他的新作《最早的中国》中如是说。

⑤二里头遗址是1959年在探索夏墟时发现的。此前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在考古学上确立了殷商文明的存在。中国的考古学家认为,殷墟的甲骨文非常成熟,而文字从形成期步入成熟期至少需要千年的历史。殷墟精湛的青铜器制作工艺,不会从天而降。在商之前,必然有更早的文明,二里头文化就是更早的文明。在二里头从事十余次挖掘的许宏说,二里头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展现了成熟的文明。它至少有五个“之最”:迄今可以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中国最早的大型宫殿群、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和青铜作坊,还有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这些都表明了王朝文化已经形成。

⑥“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所熟知的各种儒家礼制,都可以在二里头找到源头。二里头出土的三足酒爵,与商朝出土的酒爵造型大致相同,贵族墓葬里出土的青铜器、乐器、玉礼器,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礼乐文明。而这正是华夏早期文明的特质。”

⑦许宏说:“迄今为止,二里头的王朝归属问题仍是待解之谜。二里头无论是夏晚期还是商早期,都不妨碍它是最早的中国的雏形。”

⑧在考古界,就是最保守的人也承认,在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国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但二里头所呈现的也是相当成熟的文明,应该也是经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才可以抵达的。那么,在这个最早的中国之前又处于怎样的状态?

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负责人王巍说,一个又一个的重大发现,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的确存在着比二里头文化更为遥远却更为发达的文明形态。

⑩在辽西凌源、喀左、建平三市县交界处,发现了距今约5000多年的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址,其布局和性质与北京的天坛、太庙相似。随葬种类丰富、玉器制作精致的贵族墓葬,表明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贵贱贫富的分化。这一重大发现几乎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被形容为触摸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

⑾人们在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发现了一支二孔骨笛。经测定,这支骨笛被认定为9000年前的物件,是迄今为止世界考古界发现的最早的二孔骨笛,证明了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就已经创造了发达的音乐文明。

⑿还有在长江流域下游发现的距今4300年的古城,这个古城被认为是新石器时期(距今4000到5300年之间)良渚文化的一部分。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认为,这个古城可能是良渚王国的首都。如果这个推断成立,那么良渚文化就不仅仅是史前文化,它将有可能成为中国的一个朝代,并且早于夏代。

⒀在距今6000年左右,从辽西到良渚,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璀璨。在甘青地区有齐家文化系统,在辽西地区有红山文化系统,在海岱地区有龙山文化系统,在长江中游地区有石家河文化系统,在长江下游地区有良渚文化系统,在中原地区有仰韶文化系统。这些文化系统各有其根源,都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

⒁在中华文明起源的问题上,长期以来“中原中心说”成为主流,而现在更多的人认同“多元一体说”。但这满天的星斗是如何分布的,又是如何闪烁消失的,正是探源工程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

1、下列对文中“二里头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里头文化”的发现,在考古学上确立了殷商文明的存在,说明了殷朝的文字已经进入成熟期。

B.“二里头文化”已经呈现了我国古代相当成熟的文明,表明了王朝文化在当时已经行成。

C.“二里头文化”带有我国早期文明的特质,人们熟知的各种儒家礼制都可以从中找到源头。

D.虽然“二里头文化”行成的确切时间目前还难以确定,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发现所产生的意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要研究我国历史以及我国文明从何时开始、从哪里起源等问题。

B.许宏认为,“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的意思,在二里头文化中,已经出现了最早的“中国”。

C.距今5000多年的大型祭坛、女神庙的发现,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年,被形容为触摸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

D.在距今6000年左右,从辽西到良渚,我国出现了许多根源各不相同的文化系统,但也有共同点,那就是都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并不是起源于“二里头文化”,因为“二里头文化”呈现的是相当成熟的文明,应该经过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

B.生活在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一带的人们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能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二孔骨笛,创造了发达的音乐文明。

C.满天星斗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黄河是中华文明唯一的摇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下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我国众多的早期文明是如何发布、发展、消失的。

D.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可能将有更多的古文明形态被发现,中华文明的起源时间有可能向前推移。

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凯恩斯的手

董桥

一九一四年八月二日,哲学家罗素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院子里碰到经济学家凯恩斯。凯恩斯急着赶到伦敦英国财政部去,不能跟他多谈。凯恩斯希望借到一部摩托车赶到伦敦去。罗素说,剑桥不是有火车开到伦敦去吗?“赶不及了!”凯恩斯掉头跑去找住在附近的一位亲戚。那位亲戚不但有一部摩托车,还答应马上载他到伦敦去。摩托车开得很快,这位在剑桥教经济学的教授、主编经济杂志的经济学家不久就到了财政部了。

过不了几天,战火就蔓延开来。财政部长看到凯恩斯呈上去的那份备忘录之后说:“凯恩斯是什么人?”旁边的人告诉他,凯恩斯在剑桥教书,懂得不少经济学。部长 ……此处隐藏5277个字……日,全行业需要处理的快件将超过10.5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35%。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只是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相关内容,②即便如此,从发现了甲骨文的殷商王朝到秦的统一,③有超过一千年的历史,④再加上口传时代的文学,历史就更长了。⑤,我们要从大的时空观上来看待先秦文学,⑥不能将它仅仅看作是一个断代文学,只有这样才能对它有一个准确的评价。

 ①②③④⑤⑥A虽然但也如果因此而B//就当然所以却C//还而且另外却D虽然但是便/当然就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①。气候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有时狂暴,②,尤其是暴雨,直接引起大量的土壤流失;③,比如喀斯特地区浸入地下的地表径流,聚集、汇流,在土层和岩基内部进行着缓慢侵蚀和溶蚀;有时又是悄无声息的,比如土壤冻融侵蚀,就是一些松散堆积物组成的坡面,由于冬春季节温度变化,其上部被水浸润的土体顺坡向下流动、蠕动或滑塌。

21、右边是某校“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6分)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万圣节将至,由某商家策划,一群妙龄少女化妆成死亡新娘、吸血鬼、僵尸等形象现身地铁。她们穿着专业服装,或七孔流血,或青面獠牙,在人群中分外显眼。对此,有乘客表示实在恐怖,难以接受,公共场合还是应该低调一些;也有乘客觉得年轻人爱玩,也并没有不法举动,可以包容。

对这样的另类文化表达,你怎么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17安徽高考语文试题答案 篇二

(一)

1.A(张冠李戴。是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在考古学上确立了殷商文明的存在”,殷朝文明并不属于“二里头文化”)

2.D(A“研究我国历史”无中生有;B“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不是许宏的观点;C原文是说“几乎提前”)

3.B(“世界上最早的二孔骨笛”错,原文是说“迄今为止考古界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二孔骨笛”)

(二)

答:

4.D(A项“不屑”于文无据,“还未成名,还不为人所知”表述不当,毕竟当时凯恩斯已是剑桥大学教授,且主编了经济杂志。B项“很多”“从事反战宣传”与原文不符,文中只提到“几位反战的朋友”(第2段)、“剑桥那些反战朋友”(第5段)。C项“跪在草地上”与文不符,原文是“跪在一小块草席上”。)

5、①创立被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__之一的宏观经济学,倡导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②以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的身份到巴黎出席和平会议,并写下《和平的经济后果》一文。(4分,每点2分)

6、①有赤诚报国的使命感。当国家陷入危急之中,勇于担当,挺身而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②有严守机密的责任感。虽然知道政治暗流与政府用意,并不急于在朋友面前为自己辩解;③有直面政治黑暗的正义感。看到和平会议凌辱自己坚信的恕道,毅然提交了辞职信。④有淡泊名利的睿智。有着出世的精神,甘愿放弃财政部的高官厚禄,重返宁静的书房。⑤有将理论化为实践的毅力。身为学者,针对国家经济的现实情况,创立并实践宏观经济学。(5分,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3分,3点满分。)

(三)

7.C E

(C.“豪爽”错。表现的是老梁颓唐、抑郁的心情。E.“寄寓了作者对两位老人深切的同情”错。标题针对的只是老梁。)(4分。每项2分。)

8、①以白诗触发老梁的感慨,推动情节发展(过渡)。②以小燕离巢只剩悲伤的老燕,烘托人物心情,刻画了一个孤独、悲伤的老人形象。③诗歌内容与老梁的境遇相似,以“空巢”暗示主题。(4分。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到3点给满分。答到大意即可。其他答案如“点题”等酌情给分。)

9、①小说一方面通过一位赴美教授成为空巢老人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孤独老友的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作者对老人的遭遇与中美文化差异的思考;②另一方面通过一位饱受磨难却“始终没有失去信念”而努力工作的教授的遭遇,批判了运动对知识分子的迫害,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6分,每方面3分。答到大意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二、

10.D(大军东讨,柱国李弼为别道元帅,妙简英寮,数日不定。周文谓弼曰:“为公思得一长史,无过薛端。”弼对曰:“真才也”乃遣之。)

11.C.(周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后代爵位等级情况复杂多变)

12.A(“打退了贺兰懿的进攻”不符合文意0

13、(1)薛端一行人正准备渡过黄河,正好遇到天黑的时候,薛端便与宗族及家童等密谋反叛东魏。(得分点:方、济、会各1分,句意2分)

(2)薛端长期担任选官,很有鉴识人才的才能,经他提拔任用的人,都能人尽其才。(得分点:鉴、擢、得各1分,句意2分)

14.A.C(选对一个给2分,选对两个给5分)(A没有“神态”描写,应是“动作、妆扮”;C“鸾凤”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15、①这两句用了想象(或虚写)的手法写出佳娘希望有一天能实现“九天歌一曲”的愿望。②借词人对歌女的充分肯定表达了词人对佳娘的欣赏和赞美,并住院她有更好的舞台和未来。③同时,也是借希望佳娘能被欣赏、重用,来表达自己希望被重用,能够大展宏图的愿望。(每点2分,共6分)

16、(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B(①纵横捭阖:以辞令测探、打动别人,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联合或分化的手段。②朝令夕改:早晨下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变,使人民无所适从。③拍案而起: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来。形容非常愤慨。④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攫取利益。⑤攻守同盟:原指一些国家缔结军事盟约,以求在行动上协调一致。后比喻同伙间的串通合作,互不揭发。⑥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良马。比喻拘泥成法,不知变通,按教条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找,易于获得。)

18.D (A.“获得……”成分残缺。B.“划出……已成为……”结构混乱。C.搭配不当。“促成……风尚”应为“掀起……热潮”。)

19.A

20、①气候变化对土壤侵蚀形式多样/气候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②比如降水③有时又很轻柔(共5分,答对一空2分,答对两空4分,答对三空5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21、“地方传统文化研究”包括剪纸、青铜、对联等地方传统文化和书院、植物等校园文化两类。开发为校本教材后,作为第二课堂内容。(6分)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安徽高考本科一批录取100363人【多篇】范文。

《安徽高考本科一批录取100363人【多篇】(全文共9537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