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生物安全论文【通用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生物安全 篇一在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属于完全两个不同的行业,但后者本质上是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与前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以奶粉安全的隐患为例,不单局限于后期的食品检测,也要重视奶源。
为使奶牛能不间断的挤奶,使不孕奶牛出奶和提高产奶率,养殖户普遍使用多种激素(如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利血平)。而激素在奶牛体内残留时间较长,很容易进入到牛乳中,最终在奶制品中形成激素污染。多种研究表明,牛奶中残留的激素为食源性雌激素,是可被人体吸收的。此类激素污染食品后进入人体会产生多种副作用。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等激素可以刺激过早发育,甚至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利血平则是肾上腺素神经抑制药,对啮齿动物是一种致癌物质,诱发乳腺肿瘤。
我国养殖环节还是处于小农经济模式,尚未达到集约化养殖。由于个体养殖户的素质参差不齐、法律监管体系的缺失等多种原因,无法从源头上彻底杜绝激素污染。消费者对国产奶制品有恐慌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购买国外乳制品,或利用国外乳品原料在国内生产成品,也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即使在国外某些地区,激素污染也无法避免。去年,大量洋奶粉通过各种渠道进口到中国,但很多批次也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包括激素污染。
盲目迷信国外产品未必可取,建议消费者更侧重于购买国内外大型品牌的乳制品,因其内部控制手段较严,技术水平较高,也很珍惜企业产品的信誉,对产品质量的把控能力更强,相对来讲较为可靠。例如,多次发现的三聚氰胺事件,大品牌产品后期基本没出过问题。
陈米变身“靓河粉”
大米在长期储存过程中淀粉会老化,多种霉菌会缓慢生长,产生虫蛀及氧化等各种变化。陈米不但口感差、营养价值低,更可怕的是会陈化而积累各种毒素,特别是因霉菌生长导致的黄曲霉毒素易超标。
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它损害人的肝脏,导致肝炎、肝硬化等。临床表现有胃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及肝区触痛,甚至出现水肿、昏迷。长期食用变质米会诱发各类免疫系统疾病,诱发以肝癌为代表的多种癌症。我国法律规定陈化米及其产品只能用于工业用途,如通过发酵制备酒精用于乙醇汽油,禁止食用。
年前有报道陈化米被加工成河粉,实际上此举由来已久。其原因首当其冲的是原料价格低廉,二来河粉属于传统民间食品,多数加工企业都是作坊式生产,为逃避监管提供了可能。更有甚者,为使河粉看起来更白,为掩盖河粉的陈米味及延长保鲜期,添加氧化性的漂白剂、吊白块等,这更使得陈米制作的河粉毒上加毒。
为解决陈化米加工成河粉的问题,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陈化米加工的河粉中黄曲霉毒素、吊白块的检测并不难。只要加强监管,很容易得到控制。相关企业也应建立起良好的品质管理体系,不能唯利是图。
问题猪肉制“腊肉”
年前腊肉再起**,问题猪肉经亚硝酸盐浸泡、涂胭脂红熏烤,即变身“腊肉”。
生物安全范文 篇二关键词: LED光生物安全性;生物功能应用
中图分类号: Q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LED是继传统光源之后的新型光源,它高光效、节能、单色性、高可靠性的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各类领域。LED不仅在照明领域发展迅速,更逐渐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其他方面崭露头角,例如:LED美容灯,提高工作效率的特殊灯具以及其他各种应用在农业、生物、医学领域的产品等等。与此同时,各测试机构或团体参考各种相关标准对LED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随着国际上LED安全标准相继推出,无安全标准的时代已宣告结束。
1、标准简介
目前,国际上有关LED光生物安全性的标准有CIES009/E:2002和IEC/EN62471,这两大国际标准是世界上其它国家或地区制定相应标准的主要参考和依据。
国际照明委员会将LED产品归为灯具,定义为通常具有宽广发射光束的延展性(而不是点)光源。CIES009/E:2002对LED造成皮肤和眼睛的光化学紫外危害、眼睛的近紫外危害、视网膜蓝光危害、视网膜热危害、眼睛的红外辐射危害等的曝辐限值作出了规定,给出了相应的参考测量技术,并按照CIETC6-47的规定将其分为无危险、低危险、中度危险和高危险四个分类,并根据危险分类,对制造商和用户给出了安全要求。
国际电工委员会之前将LED产品按照激光产品安全标准IEC/EN60825进行检测和评估,使得LED产品的风险等级被过高估计。为了恰当地评估LED产品的光辐射安全,LED产品类别被最新的IEC/EN60825删除,而转入光生物安全标准IEC/EN62471.该光生物安全标准通过测试辐照度和辐亮度,给出了紫外线、蓝光、视网膜热危害和红外辐射等危害的数值,并将其分无风险、低风险、中度风险和高风险四个危险组别。IECTR62471-2(草案)基于危险组别的分类,对制造商和用户提出了安全要求。
我国也在2006年出版了国家标准《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GB/T20145—2006,等同于CIES009/E:2002(英文版),对于所有非相干宽带电光源(也包括LED但不包括激光)在200~3000nm波长范围的光学辐射的光生物危害的评估和控制给予了指导。此外,美国安全测试室(UL)方面,也一直探索LED方面的安全标准,不断将LED产品纳入其安全评估标准的范围中[3]。
2、LED技术的优点
LED技术主要包含节能、环保、体积小、寿命长、灯光色彩丰富、技术先进等优点。由于LED作为半导体发光灯,它的工作电压是2-3.6V,工作电流是0.02-1.0A;它的光效已经达到270lm/W以上,量产的LED光源的光效也接近150lm/W,相同照明效果比传统光源节能80%以上;由于LED是由无毒的材料做成,所以不含汞等有害物质;LED光谱中也没有紫外线和红外线,同时也没有,没有辐射、眩光小、可以安全触摸,是一种可回收利用的绿色照明光源。
LED是一种固体冷光源,采用环氧树脂封装,所以灯体内没有松动的部分。LED光源在恰当的电流和电压下,使用寿命可达6万到10万小时,比传统光源寿命要长10倍以上。
由于LED光源可利用红、绿、蓝三基色原理,在计算机数码技术控制下,形成不同光色的组合变化多端,可实现纯正、浓厚,丰富多彩的动态色彩变化效果;由于LED光源是低压微电子产品,是数字信息化产品,具有半导体光电器件“高新尖”技术;它同时融合了计算机、网络通信、图像处理、嵌入式控制等技术,所以具有在线编程、无限升级、灵活多变的优点。
3、LED作为室内照明应特别注意蓝光危害和热危害
明用白光LED的发光原理是通过蓝光LED芯片产生的蓝光激 ……此处隐藏10883个字……优化,不仅应研究清楚事故系统的规律,更要探讨各种技术安全系统的规律、特点和控制。理清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效率的关系。研究事故损失的规律与评价技术,安全的效益理论和投入产出规律;研究与事故相关的非价值因素的价值化技术。研究不同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时期,事故保险的运行机制及其与事故预防,实现本质安全的关系和动作机制等[7]。
第二,建设安全文化,安全教育是先导。安全教育是实现安全目标,即防范事故发生的主要对策之一。安全教育是人类生存活动中的基本而重要的活动。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必要性和主导性,这是由于人的生活是靠劳动改造自然和进行生产来维持生命并使之发展下去的,而要安全地生产必须结合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在其中创造和运用安全生产手段和安全生产的技术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各种制度、习惯、文化等复杂体系来进行。人的生活现状以及文化体系不是固定地维持下去,特别是在生活受到灾害威胁的时代,人们要不断地加以变革,并创造更安全的生活和文化。这种创造和变革的活动是人类发展的前提。而教育对这种活动起主导的作用,因为数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活动过程,它对人的影响最为深刻。安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部分,显然对人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安全教育的目的、性质是社会体制所规定的。安全教育为生产力所决定,安全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安全教育是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客观规律的反映。
第三,安全立法是建设安全文化的重要保障。人类生产从畜牧农耕业向使用机械工具的矿业转移,从此开始发生人为事故。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技术规模和速度不断扩大,矿山塌陷、瓦斯爆炸、锅炉爆炸、机械伤害等工业事故不断发生。在早先安全技术比较落后的状况下,人们想到的是从立法的角度来控制日益严重的工业事故。人类的安全立法正在从孤立走向整体,从分散发展为体系。安全立法的任务突出预防,体现出超前性和预防性,目标体系更趋明确,层次体系更为全面,功能体系更为合理。立法的目标不但包含防止生产过程的人员死伤,还包括避免劳动过程的危害(职业病)以及财产损失、信誉的毁坏。国际通用安全法规、各国的国家安全法规、世界范围及本国的行业安全法规、地区安全法规等,得到全面的发展。在21世纪,我国的《职业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重大工业事故控制法》、《减灾法》、《公共场所意外事故预防法》、《家庭事故预防法》等安全法规和条例,也将陆续颁布和实施。
第四,完善管理方法为建设安全文化保驾护航。从管理对象的角度:安全管理由近代的事故管理,已经发展到现代的隐患管理。只有强化了隐患的控制,消除危险,事故的预防才高效。因此,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安全系统工程强调了系统的危险控制,揭示了隐患管理的机理。随着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安全管理是人类预防事故的三大对策之一。科学的管理要协调安全系统中的人―机因素,管理不仅是技术的一种补充,更是对生产人员、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控制与协调。现代安全管理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变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事后型为预防型);变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变只顾生产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安全与卫生的综合效果的管理;变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程式为现代的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模式;变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8]。管理方法已经从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常规的监督检查,发展到现代的法治手段、科学手段和文化手段;从基本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发展到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技巧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 安全文化论文集[C].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5.
[2] 徐德蜀。 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研究与探索 [M]. 成都:四川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4:32-36.
[3] 罗云。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方法、技巧[M]. 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10:109-110.
[4] 肖爱民。 事故管理。 [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5-7.
[5] 董立斋。 工业安全评价理论与方法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8:187-189.
[6] 金磊。 中国现代安全管理 [M]. 北京:气象出版社,1995:33-36.
生物安全 篇八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理解生命的精神本质,让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校园是寄宿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所以在教学中开展生命健康安全教育是一种主要的方式,生物课是一种最有效、最直观、最贴近生活的教育方式。新生物教材中编排了许多有关身体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师应充分挖掘生物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对学生渗透生命安全教育。如教材中“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内容,就是开展生命安全教育非常优秀的资源。通过学习癌症的成因,即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共同影响的结果。其中内因不容易改变,但外因是可以克服和控制的,如吸烟、吃熏制食品、地方腌菜、豆腐乳等都可以对人的各个系统器官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比如腌菜和豆腐乳这些学生经常接触的食品,由于其腌制和保存时间过长,容易使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食用后往往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建议学生远离这些隐含风险的食品,帮助学生养成“内外兼修”的生活习惯。
二、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
安全教育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心智发展不成熟、不平衡,对外界刺激容易产生过激反应。在生活中,学生的心理状态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起伏、变化,比如遗传基因影响、社会环境因素、心理素质因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容易被忽略,长此下去,会造成学生心理偏差、甚至畸形,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更应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调节学生的心理活动,疏导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走向健康发展的大道。如在学习个体发育和遗传学内容时,教师可从生命的产生讲起,每个个体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这是所有人共同的起点,它们都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基础——细胞,而且每个细胞的结构和物质构成基本相同,细胞组成了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包括人的大脑和神经,从这些引申出所有人的起点都是一样的,智力水平相差无几,以破除部分学生的自卑心理,打破心理束缚,重燃努力奋斗的希望。同时,每个人都继承了父母的遗传基因,表现出各不相同的个性特征,但正是这种差异才构成了丰富、精彩的社会生活,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的遗传个性虽然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去改造、适应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创造条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人生轨迹,但可以有相同的结果——成功,正所谓“殊途同归”。我们常说人的心理是最强大的,是所有事物都无法战胜的。培养一个具有自信、向上、勇往直前精神品质的人是所有教师肩负的重任,它甚至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三、生物教学中渗透青春期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生物安全论文【通用多篇】范文。